新材料
熱等離子體制備硅納米線鋰電負極材料實現公斤級量產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在熱等離子體制備硅納米線負極材料上取得新進展,實現每小時公斤級量產,且制備的電池容量和壽命都達到較高標準,與碳材料復合后循環1000次的容量仍有2000mAh/g,為硅碳負極材料的產業化進展提供了新思路。
遺傳發育所在微環境控釋型生物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戴建武團隊設計了一種微環境控釋型功能化膠原水凝膠,它包含一種全新的生物大分子(GST-TIMP-bFGF),不僅可以抑制MMP活性減輕心肌ECM降解,而且可以響應心肌梗死微環境釋放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促進血管新生。
一種表里如一的柔性超疏水復合材料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唐昶宇研究員和帥茂兵研究員團隊合作,發展了一種簡便、快速的柔性本征超疏水復合膜制備方法——利用紫外光聚合反應具有快速固化的特性,將由低表面能聚合物、疏水微/納顆粒和溶劑構成的溶膠迅速(60 s內)轉變為凝膠,再經過干燥處理,獲得表面粗糙、內部多孔的柔性本征超疏水復合膜。
高導電形狀記憶聚合物復合材料及其3D打印新進展
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團隊與蒙特利爾工學院Daniel Therriault教授團隊合作,通過結合具有核殼結構的金屬化碳納米纖維和形狀記憶聚合物,提出了一種簡單易行的高效能、多功能形狀記憶導電復合材料的制備策略,并展示了其3D打印在電子領域的應用前景。
化工領域
高性能實用高溫氣冷堆燃料可量產
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與原子燃料工業公司共同開發了一種設計技術,能使未來的高溫氣冷堆使用的顆粒狀鈾燃料,具備明顯高于以往的高溫工程試驗研究堆(HTTR)燃料的燃燒性能。
福建物構所單原子催化劑高效電催化CO2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曹榮和黃遠標團采用之前該團隊制備多孔卟啉基三嗪框架材料穩定的單原子的方法,制備了該載體穩定的Ni、Cu、Fe 和Co 等系列單原子催化劑,并系統地研究了其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的性能。
中國科大在高活性高穩定性單原子催化劑設計方面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路軍嶺課題組與教授韋世強、副教授張文華合作,通過利用金屬-載體之間的電子相互作用,調控金屬單原子的d 軌道能級,設計出了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的單原子催化劑。
新型合金電催化劑
北京大學的郭少軍等人報道了可在堿性電解質中進行高效ORR和OER的電催化劑—PdMo bimetallene。據研究介紹,PdMo bimetallene是一種具有高曲率、亞納米級別厚度的鉑-鉬合金。
生物醫藥
新研究:常喝茶有助大腦健康
眾所周知,喝茶能提神醒腦,而茶對大腦的益處還不止于此。一項新研究發現,經常喝茶的人在上年紀后腦部結構更加健康,有助減緩認知能力下降。
香港理工大學研制新抗生素或可對抗“超級細菌”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團隊通過創新抗菌機制,成功研發新一代候選抗生素Nusbiarylins化合物,有力抑制多種細菌生長。研究已進入動物測試階段,將來或有望用于對抗包括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等的“超級細菌”。
人聲帶組織在實驗室培養成功
美國團隊在實驗室培養出人聲帶組織(即黏膜)的三維模型。該模型可用于對聲帶疾病或損害的相關藥物和療法研究。
誘導老化有望開發抑制癌變新療法
日本岐阜大學醫學部與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小組,在個體水平明確了細胞老化在抑制癌變方面的重要性。另外還發現,因細胞和組織而異的表觀基因組,尤其是增強子區域的差異,是細胞老化及腫瘤形成存在差異的原因。
光電芯片
我國科研人員成功研制新型等離子體射流源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物理電子系師生經過兩年的科學實驗,成功研制出新型可手持等離子體射流源,實現了大氣壓下低溫等離子體的穩定放電,讓等離子體完全呈現在空氣中。
聚焦二維聚合物晶體構筑新方法
德累斯頓工業大學Xinliang Feng課題組報道了一種基于自組裝単分子層的氣-液界面聚合方法,成功構筑了大面積二維導電聚合物晶體薄膜。
前驅體溶液老化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性能的影響
韓國成均館大學的Nam-Gyu Park教授科研團隊報道了鈣鈦礦前驅體溶液老化溫度和時間,組分配比對光伏性能的影響。
如何把有機單晶減薄至單分子層?
天津大學李榮金研究員、胡文平教授團隊報道了在液態襯底表面通過溶液自組裝制備層數可控的二維分子晶體的策略。